首  页| 公交动态| 公交线路| 公交IC卡| 公交地图| 有轨电车| 公交历史| 公交论坛
媒体声音 | 每周热点| 企业文化| 沈阳地铁 | 行业资讯| 出行参考| 公交相关 | 公交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郑州]书记市长坐公交 能“坐”出什么?

时间:2010-08-05 11:17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沈阳公交网 点击:
他是书记还是市长? 据《郑州日报》报道,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赵建才坐公交车体验市区交通拥堵及其治理状况,查看郑州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并问计于广大市民。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郑州市委、市政府已做出决定,机关公务车辆每周停运一天,与此相结合,建

 

书记市长坐公交 能“坐”出什么?(图)
 

  他是书记还是市长?

  据《郑州日报》报道,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赵建才坐公交车体验市区交通拥堵及其治理状况,查看郑州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并问计于广大市民。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郑州市委、市政府已做出决定,机关公务车辆每周停运一天,与此相结合,建立领导干部定期乘坐公交车制度。

  读罢这条消息,绝大部分公众都予以肯定,有人赞之为炎夏中的凉风。但也有人质疑为“作秀”、“坚持不了多久”,还有人提出,今非昔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很多,坐公交并非是效率最高的。

  支持

  官员坐公交

  可以成常态

  前不久,我去找在某省级贫困县政府工作的同学玩。席间聊起当地的经济状况,同学一本正经地说,穷是穷了点,但再穷不能穷领导。全县都知道我们县长开的车是90多万的,县委书记有点逊色,但也有60多万。我诧异地问,不是有规定吗,县级干部配的车不该到达那个标准啊。同学立马儿笑了:“这随便一个科级干部都有车,单位的名义,但基本都私用,按照那个配车标准,没有不违规的。当然,书记县长又不是傻子,每次去省里开会就换上一辆不到20万的车,把豪车开到省里炫耀岂不是找事吗?他们也就在县里风光,但谁也管不着。”

  应该说,我同学所讲的现象并非个案,目前的中国,即便一个镇长乡长,整天坐着公车到处晃悠的,实在不罕见。在一个较封闭的区域里,同级部门的公车甚至有一种攀比,似乎车的价格和牌子不达到一定水平,就显示不出自身的地位。基于此,在时下的中国,领导干部坐公交车必将成为一道难得的亮丽风景线。

  实际上,在国外,官员骑自行车上班或坐公交车上班,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拿刚上任的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来说,他家底殷实,但为削减政府巨额财政赤字,减少公共开支,以身作则,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副首相克莱格则挤地铁上班。对此,就算中国的官员不像欧美等国家学习坐公交车,领导干部坐公交车也该成为常态。因此,郑州市的做法值得推广,有必要在更大范围内使领导干部坐公交车制度化、规范化,进而形成一种官员的出行自觉。 邓子庆

  担忧

  无罚则如何监督

  郑州这次下大力气,硬性规定书记、市长等市领导与市直机关领导每周至少坐一次公交车,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味公交运行现状,以期号准苍生脉搏,并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这表面上看是动了真格儿的,但实际上仍在不自觉中陷进一种“领导摆姿势、跟进无架势”的思维和行为怪圈中。比如,如果书记市长能以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为由,推脱每周一次的坐公交,那么,其他市直机关的领导干部呢,照样能拿出不坐公交的各种理由。

  因为在这一看起来颇有狠劲儿的决定里,看不到官员不坐公交的惩罚措施。没有如何监督,怎么监督,谁来监督惩戒的具体规定,只靠印红头文件恐怕无法管住这些坐惯了车的领导们。

  向乱配公车、公车浪费开刀,对象一旦是自己,那很难逃脱黑色幽默,谁割自己的肉谁都会有痛感。旧问题不解决,新问题再出,而就连颇有成就感的“专拍哥”,在公车脱掉“官衣”后,也快面临封镜命运。所以在我看来,公仆乘公交真正能让公民欣慰的那一天,一定是公仆远离“公车私奔”之日;一定是公私分明,该用公车时用,不该用公车时绝对不准用、不能用,敢私用就一定有一套随时出现的监管机制,逼其不得不双倍吐出“公油”和折旧费来。 周明华

  建议

  废除公车制度

  丝毫不怀疑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改革初衷与制度善意。只是,市长书记们骑自行车、步行、坐卡车体察民情的例子太多了,可到最后,也没见几个能坚持下来的。更为主要的,许多城市的领导都说能做“绿色出行”的粉丝,可我国的公车消费却没有出现些许节制现象。2月份《瞭望》周刊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1500亿元至2000亿元,每年购置公务用车支出增长率超过20%。

  由此,解决公车问题、抑或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每周一天的“公交之行”,根本就无济于事,即便领导干部们果真能从三伏坐到三九,也只是一种表演或作秀而已。因为,存在的问题都会在每周的其他六天时间里重新显现。既然如此,我们则可以断定,市长乘不乘公交,其实与公车问题没多大关系。在饱受诟病的公车制度面前,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权力约束,而非拿自行车、卡车和公交车来作道具。解决公车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废除公车制度。 王传涛

  不如搭乘网络快车

  如果说在多年以前,市长们亲自去坐公交还是没办法的事情的话,终归有了切身体验后才更有助于解决好问题呀。但在目前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候,市长们根本就没有亲身去坐公交的必要,只要在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公交论坛”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体验的效率。

  而且现在反映问题的方式可以更直观,因为现在不少人的手机都可以拍照和录像,发现问题后,上班族将视频往网上一传,就可以直达市长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市长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泡在网上事无巨细去解决的,但只要市长关注一下“公交论坛”就足以促进问题解决了。事实上,解决公交问题绝对不在于能否及时发现问题,而在于是否真正想解决问题。有了一定要解决问题的决心,采取哪种形式发现问题并不重要。 刘兵

  对公车进行

  公务性管理

  郑州市的做法当然有值得肯定之处,然而再严格的禁令和长效机制,最多也是一种制度性的“倒逼”官员坐公交。既不能完全体现官员的自觉自愿和觉悟高与低,另一方面与官阶对等的公车问题、公车浪费问题,基本没有触及。这正是这个措施的最大局限性。

  既然这项让官员亲民的乘坐公交行为动意是好的,不妨就对公车来一个“釜底抽薪”。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公车数量、配备情况来一个完全统计,除必要地保留下一部分公车之外,将不该配的公车一律上缴或没收,拍卖之后充公国库。而且,对留存下来的公车,还要来一个完全性的“公务性”管理,至少任何一名官员非特殊情况下的上下班,必须完全摒弃公车。如此一来,各级官员们花自己的钱开私车的时候,是会“心痛”的吧?这种情况下,他们将不止一周坐一天公交,说不定天天坐公交的官员也会出现。既让官员体贴了民生,也完成了上述“任务”,岂不妙哉! 毕晓哲

  观察

  回归市民的第一步

  事实上,市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市民,甚至应该是个最普通的市民,只有亲身感受到市民的疾苦,才能深刻理解到市民所需,也才能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并真正做出能够提升市民福祉的决策来。而现实中,我们的市长不是离市民太近,而恰恰是太远了,“出有公车”、“住有公房”、“食有公务餐”,自然也就不会知道柴米油盐贵;即便是下基层考察,多半也早有预定和安排,所见所闻,真实性大打折扣。

  像一位普通市民一样去感知所在的城市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市长无疑会更加敏锐和明智,决策也才有望真正从市民的视角出发,并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而这本该是成为一市之长的基本前提和起码资质。 吴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介绍 | 服务条款 | 网站共建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3-2024 沈阳公交网 All Right Reserved.
沈阳公交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1300959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