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伟德大道一处“双冠名”公交站牌。(实习记者 孙大伟 摄)
□本报记者
“道南于家”公交站名变成“某某火锅城”,“消防中队”站名变为“某某文化”……近日,很多市民乘车时发现,市区部分公交站名悄然“变身”,一些原本极富荣成本土特色的站名被新站名取代,新站名中诊所、酒楼、娱乐城等居多。这些陌生的站名,让乘客上车下车有些犯晕乎。
事件 乘客不熟悉站名坐过站
由于对部分新站名和缺少指向性的站牌不熟悉,一些乘坐公交车的市民常常坐过站,颇为烦恼。
不久前,因爱车保养,于小姐坐久违的公交车去上班。当日,她乘1路公交车准备到“道南于家”站点下车。让她颇感奇怪的是,到了“道南于家”站点,自动报站系统播报的却是“某某火锅城”站名。“要不是我熟悉站点周边的建筑,肯定就坐过站了。”于小姐说。
13日上午,记者在市区随机调查发现,和于小姐有着同样经历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其中以儿童、老年人及外地人居多。“一些以诊所或地产项目命名的公交站点,连我们这些‘老荣成’都不知道它们在哪儿。”鞠女士苦笑着说。她告诉记者,前些天,刚刚来荣定居的朋友为熟悉一下市区,特意带着妻子坐公交车参加聚会。两人虽提前打听好在“实验中学”站点下车,但最终还是坐过两站,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实验中学”站点已更名为“某某酒楼”。
调查 三成公交站点带有商业味
随着公交事业的发展,不少商家瞅准小小公交站牌隐含的广告价值,纷纷打起它的主意。记者根据荣成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登载的公交线路信息粗略计算了一下,至少有三成公交站点或多或少地带有商业味。
13日,记者以某酒楼负责人的名义拨打负责公交站点冠名事宜的某广告公司电话。该负责人表示,并不是任何单位都有申请冠名的资格。“规模较大、相对稳定,且距离公交站点不超过50米的企事业单位才有资格申请冠名,且整个过程需经多关审核。”他还透露,目前,荣成百余公交站点中的30多个冠名权已被订购。
争议 公交站点该不该商业化
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定,公交停靠点命名首先考虑位于该区域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和市政道路等的名称命名;其次,以地名命名的公交站名不能轻易更改;再次,考虑到市民乘车的习惯,公交站名应保持长期稳定性,除非区域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站名一般不宜变更。对市区公交站名的新变化,也有不同声音。
“市场经济下,公交站名商业化可以理解。但站点更名时应有所取舍,对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城市特色和城市功能的站点名应该保留。”市民姜福生说。他表示,站点更名时,应考虑对荣成历史进行保留,比如城中村,虽然即将被城市淹没,但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村子虽然没有了,但是站名还在,多年后当人们乘车时还能保留一点时代变革的记忆。”
“就目前社会的大环境,公交站名很难避免商业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公交站名商业化不应一味受到批评。”市公交公司一位林姓负责人说。他表示,随着荣成快速发展,许多老地名都已失去原有的标志性意义,而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地标站名取代原有站名是一种发展趋势。比如说,通到城乡结合部的公交线路,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为新开发的小区居民服务,而这些地方往往没有标志性建筑,以住宅小区名称命名很正常。
“改制前,公交站牌等设施损坏严重,每年要花掉巨额的养护费用。现在将公交站点冠名可起到‘以副养主’的作用,不仅可减轻企业负担,并且能有效提高公交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位负责人补充说,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更换站名给市民造成的不便,他们除严格审核冠名企业的资质外,站点名还一律采用双冠名制,车内自动报站系统也会既报新站名也报老站名。
建议:冠名要兼顾原站名
市民张女士(教师):公交站名广告全部移植到自动报站系统上,这既不影响市民的出行、企业也达到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兼顾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市民赵先生(退休干部):公交站名如果尽是企业,就会显得咱荣成没有历史、没有内涵。并且,商业冠名不是“终生制”,一段时间解约后,就会由另一商家来冠名。这样的“几年一变”和“一变再变”,与站名需要相对稳定的属性相违背。因此,即使允许这么冠名,也必须加长冠名时间。
市民陈小姐(公司职员):公交站点名称应以方便市民乘车为根本原则,不具备一定代表性与知名度的冠名站名应放在原站名的后面,不应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