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仅是在鄂尔多斯的一个东胜区,眼下在国内很多城市里,那些以当地地名、道路名、文化古迹和标志性建筑等来命名的老公交站名,都在不断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商家、企业的名字。只要商家、企业花了钱,别说站名了,就连站台位置都可以设在自己指定的位置上。公交站名沦为商品,买卖双方自然皆大欢喜,但却苦了乘客,本地人搞不清具体位置,外地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公交站点的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也是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的结果。一些公交站点本来就处在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提起来妇孺皆知,可是偏偏要改成什么某某房地产集团公司、某某妇产医院等,这除了让人联想起买房、剖腹产之类的事情,还有什么文化含量呢?再说,相对于地名、道路名、文化古迹和标志性建筑的名称来说,商家、企业名称的稳定性显然要差许多。今天这里还是某某大酒店,保不准明天就成了某某健身中心,到时候是不是又要更换新的站名?
更改公交站名和更改地名一样,都属于公共权利和公共利益的再分配,不能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忽略了公众的利益,让公众看着眼花缭乱的新站名找不着北。出售一个公交站点的冠名权,公交公司每年至少增加1万元的收入,获得冠名权的企业也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可是因更改站名而给老百姓出行造成的不便,又由谁来补偿呢?
总之,公交站名不是商品,也不应该被公交公司和商家、企业等当做商品来交易。其命名应以市民出行方便为准则,而不能以是否有利可图来决定站名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