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新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因此,优先发展公交、特别是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必然选择。为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建设,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范围一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2、交通现状
根据高新区居民出行调查报告,高新区居民出行以通勤出行为主,在交通出行方式中以个性化交通出行为主,现状公交出行方式的承担比例不高,高峰小时交通需求较为集中,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居民对大容量快速公交方式普遍比较认可和期待。
3、现代有轨电车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符合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高效”的发展主题,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代表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能够弥补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能之间的空档,成为高新区骨干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
科技:
●现代化:多种供电方式、智能化
●经济性:造价为地铁的1/6~1/4
人文:
●舒适新颖、造型美观、100%低地板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特色交通
生态:
●噪音比机动车交通低5~10dB
●能耗:小汽车1/9、公交车1/4
高效:
●客运能力大:0.6~1.5万人次/h
●速度快:营运车速25~30km/h
●周期短:2年左右,满足发展需求
4、功能定位
现代有轨电车是高新区内部公交次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以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的生态公交系统。
5、线网规划
规划确定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布设有轨电车的道路总长度约80公里(其中,共线段长度约14公里),在规划年形成苏州乐园站、城际站、生态城站、湿地公园站四大综合枢纽。
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6、功能分析与线位走向
a.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T1):18.8公里
功能分析:与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在高新区往西的延伸,联系中心城区与湖滨片区,作为近中期太湖大道的骨干公交系统,交通联动促进湖滨片区快速发展。
串联节点:生态城起步区、生态城枢纽、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大阳山森林公园、白马涧生态园、何山公园、苏州乐园枢纽、狮山片区中心。
b.现代有轨电车2号线(T2):15.8公里
功能分析:联系浒通片区和湖滨片区,作为阳山北部骨干公交系统,起交通联系功能,并引导沿线用地开发。
串联节点:生态城枢纽、生态城起步区、通安、阳山森林公园、浒通片区中心、新区城际铁路站。
c.现代有轨电车3号线(T3):9.2公里
功能分析:与有轨电车1号线一起成为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
串联节点:太湖观景带、湿地公园、生态城板块、生态城枢纽。
d.现代有轨电车4号线(T4):17.8公里
功能分析:承担狮山片区和浒通片区之间次要客流走廊功能,作为轨道交通3号线的补充。
串联节点:新区城际铁路站、浒通片区中心、大阳山医院、白马涧生态园、狮山片区中心、苏州乐园。
e.现代有轨电车5号线(T5):20.4公里
功能分析:承担湖滨片区北部的客运需求,依托枢纽与有轨电车T3线形成湖滨片区环路线路,加强湖滨片区交通联动作用。
串联节点:太湖景观带、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生态城起步区、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生态城枢纽。
f.现代有轨电车5号线(T6):12公里
功能分析:为环太湖旅游观光线,将环太湖主要景点串联,并通过湿地公园枢纽起到客流集散作用。
串联节点: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太湖景观带。
7、近期建设
a.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总体方案:
1)线位走向: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T1起点自生态城起步区,经龙安路--太湖大道—建林路—华山路—湘江路—何山路—珠江路—金山路,至苏州乐园站,线路全长18.8公里。
2)敷设方式:全线主要采用地面道路敷设方式,在太湖大道上布设断面转换和跨绕城高速、浒光运河时,采用跨线桥形式。
b.功能定位:狮山片区和湖滨片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支撑沿线地区的开发建设。
c.建设目标:强调快速服务功能,行程车速达到25—3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