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式公交站点避免了公交车进出站对直行车流的干扰 晚报记者 龚星 现场图片
晚报记者 王楠 报道
以2015年松江常住人口180万计算,届时每天的出行人数将达到493.2万人次,平均一人一天出行2.74次。在有限的道路资源和增长的出行需求之间怎样取得平衡?火车、地铁、公交怎样快捷换乘?近日,松江区交通部门表示,将结合轨道交通沿线站点的开发规划,构建一套公共交通 “零换乘”、充分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的立体式公交站点网络。
零换乘将成未来交通主要模式
火车、地铁、公交一站俱全,步行几分钟就能完成几种交通方式的 “两两换乘”——这便是公共交通的“零换乘”模式。
“‘零换乘’一定是未来松江公共交通的主流模式。”松江区交通局局长冯水火表示,从目前轨交周边的交通情况来看,松江部分现有的站点仍存在着停车点不规范,乘客换乘需步行相当一段路程等问题。而随着轨交9号线延伸到老城区、22号线经过多个区域、沪杭高铁效应增强,“十二五”期间,松江公共交通将面临一个发展的“井喷期”,急需建设一批规划专业、能紧密衔接起各种交通方式的公交枢纽。
结合立体式公交站点的发展方向,目前9号线南延伸段三个新建轨交站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已陆续展开。其中,体育中心站的相关规划方案已完成,目前正在施工建设。根据规划,从体育中心站出站,九峰路的东边一侧将设置一个长约50米的港湾式公交站点,大约能提供给4辆公交车同时靠停,西侧的港湾式停车点也正在规划设计中;拓宽为4至6车道的九峰路还将在地铁口设置一条专门的出租车车道。
地铁、公交、私家车“无缝对接”
与体育中心站相比,9号线南站站的公交枢纽站点建设规模更大,占地将超过70亩。届时除了大量的区域公交线路,枢纽站还拟引入一批长途公交线路,乘客无论从“天上”的高铁下来,还是“地下”的轨交上来,都能与公交车线路近距离对接,真正实现公共交通的“零换乘”。
南站站的公交枢纽还将设置一个大型的停车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做枢纽站建设的规划比较,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方案设计。 9号线醉白池站则将在现有公交汽车站的基础上,在人民路以东区域增设一个约2.6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库,同样做到地铁、公交、私家车立体式的“无缝对接”。
松江区交通局同时透露,在已有的9号线沿线站点中,今后几年将会在新城站、佘山站、九亭站建设港湾式停车点或者轨道交通换乘站及配套出租车候客点,有效规范轨交与地面交通的换乘。
此外,结合22号线的开通运营,春申站、新桥站、车墩站和叶榭站四个站点周边的小型的公交换乘站也已列入了“十二五”的建设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