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难、服务差已成公交车通病。
黑龙江新闻网讯 目前,哈尔滨市共有公交线路141条,营运车辆4749台,其中,民营线路77条,车辆2631台,线路所占比例、拥有车辆台数均超过国有公交。近年来,哈市不断倡导公交应“国有为主、民营为辅”,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要想真正实现“国有主导”尚需时日。
“公”改“私”无奈之举
哈尔滨市公共电车总公司是哈市第一家国有公交企业,该公司发展至今已近90年,从最初哈市第一条有轨电车,到后来的无轨电车,再到现在的燃气公交车,该公司见证了哈市公交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亲身经历了国有公交线路从公变私,又从私变更为公的整个过程。
公司副总经理江守智说,上世纪90年代末,哈尔滨市政路桥建设迅猛发展,随着路桥改造,无轨电车的网线被迫拆除。这种情况下,公司只能购置汽车继续运行原有线路,但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企业自身无法承担购置汽车的巨大费用,无奈之下,电车公司采取社会融资、职工集资、贷款等多种方式,通过合作经营和资产委托经营的形式把公司所属的20条公交运营线路承包给了个人。
而哈市另外一家国有公交企业——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也有过公改私的经历。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公司也对所拥有城市公交线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外承包给个人或是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
民营公交弊端频现
就在哈市大肆市场化运作公交线路的同时,民营公交线路的弊病开始显现出来,而且愈演愈烈,直至今日为市民所诟病。
“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没几年,民营公交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江守智说,公交属于公益事业,应以社会效益为主,但民营投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片面追求满载率,造成出车率低、市民等车时间长,忽略服务。同时,企业不能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维护,造成车容车貌差、冒黑烟,特别是临近合同期满的时候,很多民营企业不再对车辆进行更新维护,减员节约开支、出车率低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披露出民营公交存在的通病。民营公交与国有公交一样,国家每年都会按照企业的出车台数给予一定的油料补偿款,但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净挣”这笔资金,减少发车频率,或者谎报发车台数。还有一些民营线路将获取的经营权转包,发包给个人,即过去常说的“单车承包” ,形成了一批“小车主”,严重影响公交正常经营秩序。
民营公交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哈市公交发展起到了积极补充作用,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却给哈市公交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江守智说,从2007年初开始,电车公司就着手对线路收回,目前已收回13条,公司正通过各种办法对其余7条回收。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也于1998年开始,对承包出去的公交线路逐步回收,到2002年所有外包线路都已经收回,再次实行“国有经营”。
公交先行呼唤公益
尽管哈市两大国有公交企业正努力对承包出去的线路进行收回,但目前哈市民营公交总体规模高于国有公交的现状,仍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哈市一直在倡导“公交优先”,但目前如此混乱的经营管理体制,让“公交优先”的口号犹如画饼充饥。
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史铁生告诉记者,哈尔滨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当中,唯一一个允许民营企业长期占有市场的城市。公交行业不是不允许民营资本介入,哈市现有民营企业也不乏一些优秀线路,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哈市应该确立公交行业的政府主导地位。目前,哈市公交企业数量多、所有制不同,利益链条多。民营公交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民营公交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城市公交健康发展的重任。近年来,为使公交行业实现“公益为先、国有主导”,北京、上海等城市重新走上了公交回归国有的道路。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公共交通事业的公益属性决定的,是为了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公共服务所做出的选择。
近期,哈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也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哈市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企业改革。增强国有公交企业自身活力,突出其主导地位的同时,整合民营公交企业。加强政府对公交客运经营权的控制能力,通过组建以国有公交企业为资产纽带的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制改造,由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改变哈市公交市场过度分割的现状,形成“政府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