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9时07分许,乌鲁木齐市一辆531路公交车因车况问题,失控冲下路基,随后一辆火车与其相撞。据了解,目前伤者已被送往当地的武警医院、煤矿医院、和交通医院接受救治。目前伤亡情况正在统计中,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乌鲁木齐一公交与火车相撞(图片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乌鲁木齐在线讯 3月24日9点10分左右,在乌鲁木齐西山看守所附近,一辆531路公交车与一列从乌鲁木齐南站开往西站的客运列车发生相撞,火车车体为绿色,有人受伤。乌鲁木齐在线记者霍蒙已赶赴现场,本网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4日电(记者沈桥)记者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频道获悉:24日9时30分许,在乌鲁木齐西山附近的铁路桥附近,一辆531路公交车突然失控冲到了火车线上,一辆火车过来与其相撞。现场有人看到有乘客受伤。
图为事故现场。亚心网记者 胡大敏 摄
中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上午9点10分左右,在乌鲁木齐西山看守所附近,一辆531路公交车与一列从乌鲁木齐南站开往西站的客运列车发生相撞,目前已造成多人伤亡,现场民警、120急救车已赶到现场,事故处理正在进行中。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件事最新进展。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5日专电(记者 潘莹)3月24日9时许,乌鲁木齐市西山路段一辆531路公交车失控后驶上火车道,与一辆行驶中的列车相撞,造成多人伤亡。此前的2月24日,乌鲁木齐闹市区发生3辆公交车追尾,造成2名初中生一死一重伤。一个月内接连发生恶性事故,人们不禁要问,公交车到底怎么了?事故频发背后公交运营改革究竟路在何方?
公众质疑公交车缘何频频伤人
近期,在乌鲁木齐大街小巷,公交车伤人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
2月24日,在青年路公交车站,3辆公交车追尾,造成一名初中生当场死亡,另一名学生受重伤;3月1日,阿勒泰路附近一公交车撞上路旁指示牌,致7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3月2日,一8岁男童在延安路人行道上被一辆公交车撞伤,司机当场逃逸。
住在西山路段的市民也抱怨说,刚刚出事的531路公交车车况很差,都是旧车,而且是私人承包,服务态度差,每天车少乘客多,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非常拥挤。
531路公交车由民营企业经营,此事发生后,公众对民营公交的看法进一步“恶化”,认为民营化是导致公交车事故频发的“恶果”。网友“我爱刀刀”说,为什么公交车现在总是出事?建议政府将私有线路全部改为国有,更换“老弱病残”的公交车,给百姓以安全感。
公交回归“公有”呼声渐高
民营公交于2003年开始进入乌鲁木齐市公交市场。根据公开的相关资料显示,乌鲁木齐市目前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的企业有17家,其中国有控股参股的有3家,社会民营公交行业14家。全市公交线路120余条,其中国有控股参股的公交集团、珍宝巴士、兴盛巴士3家企业占有90条。
三家国有公交企业,由于能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并重,在确保市民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全部采用车主承包制,即每位车主缴纳一定经营权使用费,以车辆加入企业,自负盈亏,人员待遇较差、培训跟不上,流动性大,部分车主以经济利益为主,为节省成本,不少车主只雇佣一个驾驶员全天跑车,企业管理难度较大。
群众对“民营公交”意见大不是一天两天。去冬今春乌鲁木齐遭遇十多年不遇的寒冬,市民们反映公交车“等不来、挤不上”,饱受出行之苦,有关部门调查中发现,一些民营企业为缩减运营成本,减少支出,让部分公交车资源闲置,造成公交车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市民刘东强说:“只要看到车内拥挤不堪、车辆破旧的,基本上全是私营企业的车辆,安全运营和服务态度方面也有待提高。”
市民反映突出的公共交通问题已引起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重视,今年2月,乌鲁木齐市决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整合公共交通系统资源,提高使用率和效益。
3月起,乌鲁木齐市开始全面整合公交资源,部分民营公交线路纷纷改成“姓公”,归到国有控股企业名下。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客运统管办了解到,目前,乌鲁木齐市8家公交企业率先退出公交行业,进行优化整合后,将陆续对其余的公交企业进行陆续整合,以优化整合乌鲁木齐的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
业内人士认为,这释放出乌鲁木齐市公交运营改革的信号,意味着乌鲁木齐公交经历了市场化尝试后,重回以政府投入为主、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公益化发展模式。
公交改革 何去何从
然而,改革的道路总是充满波折,个别民营企业不愿退出,给乌鲁木齐市公交资源整合带来难题。
3月初,新疆昊天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公交车主们因为企业不愿“姓公”,四处讨说法。有驾驶员表示,听说自己所在企业将交由国有公交公司后很高兴,谁知,公司根本就不愿退出公交行业。
这些车主反映,公交车为个人私有,他们挂靠在企业,每天上交管理费,因为路线偏,营运成本高,他们长期亏损,得知民营公交企业经营线路将交由首府三大国有公交公司统一调配后,盼望能够归国有公司管理,改善现状。
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企业不退出,政府也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同时,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逐渐收购国有,也让部分民营公交车主心情复杂,他们担心回归过程中自身利益无法保障,更对将来出路充满担忧。
有专家指出,民营公交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在公共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既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也方便了居民出行,功不可没。随着发展大公交目标明确,公交姓“公”已是势在必行。
也有观点认为公交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并不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指出,事实上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公交服务质量差、安全事故高发等问题在国有和民营公交企业身上都存在,民营企业体现更明显罢了。
他认为,不论国有公交还是民营公交,尽管票价由政府统一制订,但二者都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必然导致公交服务质量受损。政府当务之急是应当切实体现“公交优先”,还公交于公益事业,加大投入,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提高公交司乘人员门槛和待遇,让安全舒适的公交体系成为城市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部分。
此外,还应加大公交行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督管理,真正让公交行业置于公众监督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