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的BRT立体车库 记者 王晓峰 摄
商报济南消息 停车难已经成为公认的城市难题,不仅仅是私家车,如今连公交车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记者采访中发现,如今济南市正在通过上天入地要空间的方式,尝试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日前在省城国土部门公布的土地出让公告中,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中就被明确注上了必须建设地下公交停车区的条件,这在以前的土地招拍挂中是没有过的。这一动作的背后,是济南市破解公交场站建设难的又一次尝试,只不过有点不一样的是,这次的尝试是向地下要空间,而且是将公益性的公交场站和商业性的地块开发捆绑运作,这对解决未来的公交场站建设瓶颈更具有示范意义。
而在此之前,济南市已经在尝试让公交场站摆脱单一的平面停车模式,转入空中立体停车,从而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奥体中心东侧的快速公交立体停车场,以及开工建设的黄岗路公交立体停车场。
在济南市尝试公交场站“上天入地”的背后,是城市发展与公交场站脱节导致公交发展受制约的现实。熟悉城市交通的人都知道,公交场站的选址决定了公交线路的开通、密度及走向,然而由于用地紧张等因素的制约,省城很多亟需开通公交线路的城市新区以及新的居住区迟迟无法开通公交线路,原因就是公交车没有场地停放。
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济南市近年来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济南公交拥有公交场站已经达到80多个,场站面积大幅增加,但是按照国家住建部每标台公交车停车面积200平米的标准计算,济南4000多辆公交车需要超过80万平米的停车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