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作为大城市普遍都有的“城市病”,不仅困扰群众出行,也影响城市运行,考量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加大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力度,统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议案》等8件涉及交通综合治理的议案,成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对议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并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组织专题视察调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治理交通拥堵三年工作方案,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交通“治堵”工作。
时近一年,议案办理情况如何?沈阳的交通拥堵状况,较此前是否有所缓解?下一步,市政府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让沈阳出行顺利、路畅人安。
启动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编制
治理交通拥堵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市政府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统筹平衡城市空间与交通出行需求。目前,我市执行的《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即将到期,市政府已经启动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期限至2035年。在此之前,我市先行编制完成了快速路体系、公共交通发展、轨道交通线网、慢行交通系统、停车系统等专项交通规划,并纳入多规合一平台管控,这些规划,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快速路承担全市30%的机动车交通量
“我从小家就在铁西,工作以后也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我觉得铁西现在哪都挺好,就是上下班堵车让人闹心。不过,沈辽路快速路建成以后方便多啦,上下班时间缩短了半个多小时。”家住昆明湖街的刘先生提到的沈辽路快速路,是今年10月1日建成通车的,紧随其后,东一环快速路也于10月21日竣工,极大缓解了沿线交通压力。
为解决跨区域、长距离出行问题,进一步拉开城市空间格局,我市陆续改造提升了4条环路快速路。新建了南北快速路、东陵路、迎宾路等快速干线。目前,长青街、胜利大街快速路正在紧张施工,即将在年底前通车。而浑南大道快速路计划明年“十一”前投入使用,届时将实现城市“二环”功能南移。
更令人期待的是,四环棋盘山隧道、沈康高速延长线、中德装备园大堤路等快速路工程也已启动,计划2021年底前陆续竣工,建成后将强化外围副城与主城的交通联系。
“目前,我市快速路通行总里程由2011年的19公里增加至323公里,基本建成了‘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快速路里程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占城市路网总里程9%的快速路,承担了全市30%的机动车交通量。”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提高主城区路网综合承载能力
交通拥堵往往集中于主城区,提高主城区路网综合承载能力尤为重要。摊开今年的城建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优化路网结构”的建设思路——
主干道和出口路建设方面,在城市北部,打通了陵园北街、怒江北街、西江街三环出口路、沈彰大道等多年交通瓶颈。正在建设中央大街与沈北路相贯通的西北连接线工程;在城市南部,将主城与苏家屯区的联系通道,由3条增加至6条,已经建成迎春街,正在建设云龙湖桥与桂花街接线路、中央大街桥南侧接线路;在城市西部,建成通车22号路与细河路贯通工程,正在建设昆山路西延长线,解决皇姑区无西出口通道问题;在城市东部,正在加快推进连接棋盘山地区的马宋公路、连接沈北高新区的沈闫线和连接沈抚新区的长安路东延线工程。
在跨河桥梁建设方面,长安桥、东塔桥、中央大街桥、云龙湖桥相继建成通车,跨河通道由2011年的12座增加至20座,平均间距由4.2公里减小至2.5公里。
在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方面,通过采取节点立交、路口渠化、远端疏导、信号优化等多种举措,交通堵点由43个减少到31个。
在优化支路微循环方面,完成改造560条街巷路,新建24条小区配套路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每天310万人次出行乘坐公交车
2011年,沈阳市有机动车约80万辆,目前已增至247万辆。车辆激增,加剧了交通拥堵,也使推行“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迫在眉睫。
“我每天上下班都坐地铁,挺方便的,就是人太多,有时候甚至挤不上去。”地铁快点建、形成网,成为许多市民的期盼。目前,我市地铁已建成通车3条线路,运营里程达90公里,日均客流量逾百万人次。10号线年底实现试运行,4号线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2号线南延线已于8月28日开工,3号线年底前开工建设,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让大家对地铁出行有了更多期待。
“以前浑南公交车少,等一趟车经常得二十多分钟,不少离市区远的地方甚至不通公交。”大冬天边跺脚边张望公交车的情景记忆犹新,胡女士说,虽然这也没几年,可是浑南的公交出行环境已经大为改观。作为地面公共交通的主力军,我市每天有310万人次出行乘坐公交车,占全市机动车出行分担率的60%以上。目前,全市公交车已开通11条高峰快线、70条微循环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506公里,公交站点基本实现500米半径全覆盖。
只要天气好,骑行爱好者陈先生出门基本都是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低碳环保。”陈先生说,随着慢行系统日益完善,沈阳骑行爱好者队伍日渐壮大。据了解,今年,我市提升改造了100公里主次干道沿线的人行和自行车慢道系统,通过清理停车、设置隔离桩、维修破损路面等措施,增强慢行交通的舒适性。同时,在浑河南北两岸建成80公里连续滨水慢道,目前正在推进城市运河两岸70公里慢道系统改造,计划明年8月底前完工,届时将实现环城水系与浑河滨水慢道互联互通。
年底交通信号系统化控制率100%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交通组织能否顺畅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公安交警部门持续优化全市1973处交通信号的联调联控,交通信号系统化控制率已达到91.55%,预计年底可达到100%。全市已建设“电子警察”4366套,基本实现三环路内主要街路全覆盖。
“为优化交通组织,我们根据车流实际,适时采取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快速路匝道单进单出、施划轨迹线等措施,不断提升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今年以来已经完成185处精细化调整措施。”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平均每年近600项的道路施工工程,公安交警部门强化了调流管控及施工监管工作,将道路施工对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许多市民注意到,今年以来,经常能够看到交警骑着警用摩托车在路面巡逻。据了解,为提高交通管理秩序,公安交警部门推行了现代勤务制度改革,警力巡逻覆盖里程增加45%,出警时间缩短30%,警情主动发现率提升70%。同时,针对扰序、致堵、致祸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了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35万件,同比上升54.14%。
早高峰路网平均车速25.2公里/小时
2018年,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将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两件大会议案之一,提出利用三年时间逐步解决这一难题。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沈阳市城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从地方立法层面予以规范,为有效缓解停车难、治理乱停车问题提供了法治保障。针对机动车激增的实际情况,市政府结合对全市停车泊位的全面普查,计划三年解决泊位50万个,目前已完成30万个,明年年底前再完成20万个。同时,为减少路内停车,还路于行,我市还修订了《沈阳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标准》,逐步建立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体系。
“尽管沈阳机动车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3倍多,但是高峰时段路网平均车速‘不降反增’,由22公里/小时升至25.2公里/小时,达到了国家畅通城市A类一级标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坦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国内部分同类城市相比,沈阳尚有一定差距。监测显示,9月份,我市早晚高峰拥堵时长一共为2.5小时,还存在31处主要交通拥堵节点。同时,公交线网分布还不均衡,外围城区线网密度低、车隔长、盲点多,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问题。
下步举措:高峰期“平均车速不降、拥堵时间递减、重要节点缓堵”
“我们将坚持‘以人的出行方便’为根本,把群众宜居、方便的理念贯穿到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中,重点由大规模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议案办理工作,市政府将按照三年工作方案,把项目建设列入城建计划,全面推进交通拥堵各项治理工作。
●这些目标值得期待——
到2021年底,我市计划建成快速路35公里、地铁线路27公里,开工地铁线路87公里,改造慢道200公里,改善拥堵及瓶颈节点31个,增加停车位20万个。新开通及调整公交线路40条,更新公交车620台,建设改造公交场站,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高峰期行驶速度保持在25公里/小时以上,努力实现“平均车速不降、拥堵时间递减、重要节点缓堵”。
●这些交通设施继续完善——
我市将继续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在加快既有铁路平改立工程方面,推进广业路、丁香、熊家岗、沈山线、大转弯四转道口等8处铁路道口平改立PPP工程,结合沈白高铁实施沿线5处道口平改立工程,消除三环内铁路平交道口。
在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方面,推进南堤路西延线、长安桥北侧接线路、南二环(青年大街-三好街段)拓宽、中央大街延长线等15项工程,提升路网通行能力。
在新建改造快速路立交节点方面,新建沈辽路-沈新路立交桥、胜利大街与南二环路转体桥工程,改造柳条湖立交桥、南京街-南堤路、东塔桥-二环路,改善快速路拥堵点,实现“以点连线”。
在建设城市慢道系统方面,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绿道等多尺度慢道系统,对200公里城市主干道慢道实施系统改造,在城市快速路沿线、行人过街量较大的地区建设立体过街设施。
●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我市将着力提升道路交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方面,优化交通组织管理,结合明年竣工的浑南大道快速路等工程建设,做好道路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与实施工作,全力做好占路施工管控,加强对大型医院、中小学校、商业区、火车站等区域的交通整治。另一方面,优化公共交通管理,对中街、五爱等过于集中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推进常规公交与地铁的有效接驳,出台换乘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此外,我市将加快发展“智能交通”,在重点区域、新建道路等位置增设交通信号灯岗、视频监控、交通诱导屏、电子警察、流量卡口等交通科技设施。搭建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发布平台,对城市道路运行效率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