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交动态| 公交线路| 公交IC卡| 公交地图| 有轨电车| 公交历史| 公交论坛
媒体声音 | 每周热点| 企业文化| 沈阳地铁 | 行业资讯| 出行参考| 公交相关 | 公交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论文资料 >

轻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时间:2010-08-19 22:48来源:中国论文下载 作者:沈阳公交网 点击:
文章介绍了轻轨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轻轨、地铁和巴士三种基本的公共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在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作为绿色交通的轻轨在我国大中城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 要:文章介绍了轻轨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轻轨、地铁和巴士三种基本的公共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在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作为绿色交通的轻轨在我国大中城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失为缓解我国交通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措施的结论。

 

关键词:轻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
 
 

1 轻轨的发展历史
 

      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煤矿或采石场通过马车对工人的运送而发明了有轨电车,随后分别于1853年传入法国,1860年传入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城市对有轨电车进行改造,使轨道与公用道路隔离成为专用道,在与一般路口交叉时,采用“电车优先通过”的信号,在主要路口采用隧道或高架桥立交通过。并对原有的有轨电车进行改进,提高了运能、速度和安全,降低了造价,当时称为“准地铁”、“半地铁”等名称。
 

      1978年3月,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轻轨交通会议上统一了称谓,提出了轻轨(LRT)概念,认为轻轨交通的荷载比地铁和常规列车轻,其主要特征有:技术比较简单、中等容量、成本适中和中等速度。根据定义,单轨交通(One-trackTransit)、新交通系统(NewTransportSystem)、轻轨地铁(LightMetro)和轻型快速交通(LightRapidTransit)都属于轻轨的范畴。
 

      轻轨交通经历了发展、衰落、再发展直到今天的发展高潮阶段。如今全世界共有350个系统,覆盖了公共运输领域,证明轻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是一项成功的运输方式。
 

2 国外轻轨的发展与经验
 

2.1 欧洲
 

      通过改造有轨电车线,升级车辆,设置专用信号,轻轨首先在欧洲大陆盛行。例如在瑞典的哥德堡,扩建了有着15年历史的有轨电车线,以保证车辆高速的行驶速度。用新的铁路车辆代替了原有的外形比较高的有轨电车,提高了安全性。政府鼓励民众乘坐轻轨,并加强交通管制,使轻轨在市区内有优先通行权。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大规模开挖工程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轻轨在地面上还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可达性。随后,奥地利的格拉茨、林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士的巴塞尔、苏黎世都建了轻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认为在地上或地下提供一条隔离起来的专用线是在市区内提高平均运输速度的最优方法,随后在科隆、斯图加特等城市应用。
 

      西班牙和意大利则没有利用存在的有轨电车线。他们采用了低地板轻轨车辆技术,建设了新的高可达性的轻轨系统,例如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意大利的热那亚。还有好多城市正在筹建中,其中的大部分资助来自国家基金。法国目前有11个城市轻轨系统正在营运,法国境内轻轨总长230km,轻轨车辆共440列。
 

2.2 美洲
 

      在北美,轻轨建设的成就和欧洲同样显著。20世纪70年代小汽车的急剧增加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增加等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世界经济开始萧条、衰退。为了寻求新经济的增长点,北美诸国纷纷把目光投向运输领域,加大了对公共运输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投入。美国的波士顿和旧金山在有轨电车线上采用新的轻轨车辆代替了旧的车辆,达到轻轨的技术标准。加拿大的埃德蒙顿直接采用欧洲的技术,他们建设的轻轨线部分在铁路线上,部分在城市地铁线上,于1978年开始运营。随后巴尔的摩、达拉斯、萨科拉门托、洛杉矶等城市相继建成轻轨。
 

      90年代后,墨西哥的蒙特雷、墨西哥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建成了自己的轻轨系统。
 

2.3 澳洲与亚洲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汽车大工业的发展,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为了扩大道路的使用面积,各国城市纷纷拆除了原有的有轨电车线路,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布里斯班和悉尼就基本拆除完毕。但在墨尔本,由于良好的管理和政策的支持,得以完好保存了一条长约220km的线路,并从1975年开始使用新车,总计有362对新车参与运行,另外改造了两条铁道合并到轻轨系统中,以连接市中心和各街区。在悉尼,由私人投资和经营一条比较短的轻轨,由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举办,轻轨的线网才得以扩展到市内的街区。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的有轨电车基本消失了,但到1995年,克赖斯特彻奇改造了一条环线轨道,以供观光旅游用。在奥克兰和惠灵顿,轻轨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日本的情况和美国、西欧比较相似,大部分轻轨都源于改造的有轨电车线,并于1997开始采用德国生产的低地板轻轨车辆技术。在别的亚洲城市轻轨就很少了,印度只有加尔各答有轻轨,但由于投入的不足,线路还处于危险状态中。菲律宾的马尼拉于1984年开通了轻轨线,其中两条线路在私人资金的资助下才能正常运行。新加坡陆路管理局于1996年开始建设该国第一个轻轨列车系统———武吉班让轻轨列车系统,为武吉班让和蔡厝港新镇居民提供高效率的短程列车服务,并于1999年11月正式开通。香港的英式双轨有轨电车早在1904年就通车了,后经改造运行至今。1988年香港的第一期轻轨线路开通是以屯门地区为中心,加上从屯门起至元朗地区的约10km的线路,总共有32km,是世界上最繁重的线路之一,年运送旅客11.2亿人次。此外,朝鲜的平壤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于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建成了本国的第一条轻轨。
 

2.4 非洲
 

      非洲的轻轨仅在突尼斯和埃及两个国家,突尼斯于1985年建成一条长32km的轻轨,采用德国生产的车辆,共计在四条轨道线上每年运送旅客9千万人次。埃及的亚历山大有一条街轨和一条郊区轻轨,另外在开罗也有先进的轻轨系统。
3 我国城市轻轨的建设现状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大中城市都纷纷策划修建轻轨交通项目。已有20多个城市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轻轨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表1介绍了我国城市轻轨线路的基本建设情况。
 

4 我国轻轨的适用条件研究
 

4.1 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交通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攀升,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也由第十位跃升到第六位。2003年建设部对城市轻轨建设的条件为:GDP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15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60亿元以上,单向高峰断面客流1万人次以上。
 

      目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发展到34个,而50万~100万人口之间的城市也达到43个。城市人口密度高,大量的人口和产业活动集中在狭小的市中心区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形成的混合交通造成了堵塞和拥挤现象。特别是城市交叉口处,机动车速度慢,通行能力低,污染大,加上交通建设滞后,交通管理不善,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如遇到恶劣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极有可能瘫痪,易造成人民群众的不满。城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都没收到很好的效果,仅仅靠新建和拓建道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之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需要做好当前的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道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质量,有机地配合好综合交通规划,拓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轻轨和地铁交通方式。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4.2 轻轨与地铁、巴士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轻轨、地铁和巴士作为三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在公共运输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是一种大容量、中长运距的城市客运交通骨干系统,巴士是可提供“门到门”服务的城市客运的主体。表2是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征。

 

 

      通过表2可看出轻轨有以下的优点:
 

1)投资少,见效快(相对于地铁);
 

2)乘客上下速度快(通常8s~20s),车辆周转快,客流疏散快;
 

3)安全、舒适,受天气影响小,可在坡度大、弯道小的线路上正常行驶;
 

4)运营成本少,票价低,能够吸引乘客;
 

5)作为绿色交通,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
 

4.3 我国轻轨的应用前景展望
 

      我国大连、长春等城市有有轨电车线,可供改造规划,别的城市可以考虑利用既有铁路枢纽的线路或改造城市的废弃铁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体制管理,轻轨可应用于我国大多数的大中城市中,在城市交通中发挥骨干的作用。
 

5 结束语
 

      文章主要介绍了轻轨技术在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的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建设现状。研究、分析了轻轨在我国的建设条件,总结、概括了轻轨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轻轨公共运输系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解决城市交通堵塞、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公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介绍 | 服务条款 | 网站共建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3-2024 沈阳公交网 All Right Reserved.
沈阳公交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1300959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