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改革开放初期的公共交通(1977-1985年)
沈阳市城市公共交通在经过了十年动乱时期之后,并未立刻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在1977-1978年,继续处在“混乱状态”的阴影中,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和里程,车辆状况以及客运量都处在动乱年代的水平,没有显著的改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驳乱反正,医治动乱造成的创伤,着手经济调整和整顿企业,在改革开放中,沈阳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才重新获得了生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公共汽车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生机
粉碎“四人帮”以后,沈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经营情况,依旧停留在动乱的影响下,各项经济指标1976-1978年均无显著改变。
从1979年起,情况迅速好转,在“六五”期间,沈阳市公共汽车交通企业逐渐走上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运营线路里程、车辆、客运量或票款收入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变化。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民经济调整和企业进行整顿的同时,沈阳市人民政府增加了对公共汽车交通企业的投资和补贴,从1979-1985年,国家对公共汽车公司投资3368.2万元,比1950-1976年27年的总投资额2388.3万元还多979.5万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指导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展公共汽车交通。沈阳市在1977年有公共汽车线路32条558.4公里,1985年末发展到53条932.85公里,市内公共汽车线路经过开辟、联通、补充、延伸等措施,趋向网格化、合理化。1980年6月1日,开通了由南一马路——动物园的25路,7月1日开通了于洪区委——和平广场的26路。
为了适应开放搞活的新形势,城乡物质交流和人员往来增多的新情况,仅在1984年就新开了包括沈阳——孤家子311路11.5公里,沈阳——祝家南道312路31公里,沈阳——王宾中道315路45.5公里,沈阳——苏家屯324路18.4公里,沈阳——虎石台325路23.9公里等8条近郊线路,有效缓解了近郊地区进城的“乘车难”。
1983年,在全国29个城市文明服务竞赛中,在共青团沈阳市委的号召、市公用局组织配合下,在全市各单位帮助和支持下,修建了256处候车廊,既解决了乘客候车遭雨淋日晒之苦,又点缀美化了城市,同时,为了改善服务质量,在各条线路的终点站,中途调度站都安装了扬声器,运营车辆安装了送话器,6条线路扩建或新建了停车场,4条线路扩建或新建了调度室。
1985年,投资28.8万元建成了无线电调度网,初步实现了对营运客车进行现代化调度指挥。这十年,营运线路由1976年的50条发展到53条932.8公里(如果含电车公司经营的2条汽车线路则为55条1095.35公里)。营运车辆由1976年的401台发展到624台。(如果含电车公司经营的汽车42台则为666台)增加了56%以上。增加了运营线网的密度并扩大了线路网的幅度。
随着线路的增加和里程的延长,客流量逐年增加大,破旧车辆不适应需要逐步淘汰,开始增购载客能力较大、通道铰接式的车辆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尤其柴油铰接式大型车辆比重逐年增大。1985年公共汽车公司拥有624辆汽车,比1977年407辆增加52%。其中大型铰接式车辆436辆占70%,单机车仅余184辆占30%。年客运量逐年激增是这一时期的又一特色,沈阳市公共汽车公司1977年客运量1.38亿人次,1985年发展到3.13亿人次,增长1.2倍,大大超过了车辆增加的速度。
在这一时期中,后方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较快。1980年12月,在东北大马路二段新生里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09平方米的汽车四场,在1986年建成望花街60号,占地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62平方米的汽车五场。1987年3月兴建占地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60平方米的汽车六场。因此,沈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固定资产原值达8005.4万元,净值达6051.5万元。比1976年原值2982.3万元,净值1962.7万元各增长2倍,比1952年固定资产238.8万元增长32倍。
“六五”期间,沈阳市公共汽车公司客车装配厂和轮胎翻修厂得以改善,提高了生产能力。1985年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从1983年初,开始研制SY690双铰接超级大型公共汽车。生产出国内最大的新型客车,经运营试验,其机动性、安全、速度、转向操纵、排烟噪音、舒适程度均达到了设计标准,从1984-1986年,先后获得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交通部、城乡环保建设部的技术进步奖和优秀产品奖。
“六五”期间,经过企业整顿,提高了公共汽车公司领导班子素质,加强了基础工作,转变了经营思想,注重了经济效益,票款收入与年俱增。1977年收入855.6万元,1985年收入2178万元。增长1.5倍。
1984年以来,实行以线路为主体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增强了客运企业的活力。1984年8月,公共汽车二场9路,试行了“单车承包,线路租赁”,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取得了成功经验。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做了报道。线路是公共交通企业经济的主体,也是改革的重点,根据“六五”时期前三年的实际,考虑生产形式、规模、线路的变化,搞了十个核定:核定承包人数、核定定员和工时定额、核定线路配车台数、核定总行程、车日行程、核定发车率、核定行车正点率、核定油耗定额、核定运营收入、多种经营收入及利润总额、核定任务和工业总产值、核定管理的基础和考核工作。
通过核定,承包基数比较实事求是,群众能够接受,使承包工作得到迅速落实。1985年进一步完善了以线路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有运营、技术、后勤、机关四大块八种承包形式。全公司普遍实行了服务和收入双承包,同时搞了理顺工资全额浮动和百元收入工资含量承包试点,做到了线路核算、单车承包、责任到人,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线路上的效益有提高,而且多种经营有了很大发展。多种经营利润1984年实现139万元,1985年实现181万元,弥补了运营线路的部分亏损。
为了提高公共汽车企业的社会效益,从1979年起,完好车率始终保持在97%左右。工作车率保持在90%以上。发车率和正点率在多数情况下保持了较好水平。
为了克服“文化大革命”中在服务作风上出现的“冷淡、生硬、顶撞”乘客的不正常现象,从1982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进行了“假如我是一个乘客”的大讨论。学习电车公司5912包车组的先进事迹,树立文明服务,礼貌待客的思想作风。
1984年参加了全国67城市青年优秀服务竞赛,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教育,服务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年收到乘客表扬信4961件,失物招领1945次。内含手表332块,人民币30433元。
1985年,从年初起,把参加全国公共交通系统优质服务竞赛和参加全省13个城市“三优一学”创文明单位竞赛结合起来,从爱岗位、爱车辆、爱乘客入手,开展大规模的教育活动,涌现出1个文明汽车场,2个先进汽车队,3条文明线路,26个先进单车,221个先进个人,初步改变了“冷、硬、顶”的不正常现象,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
“六五”期间,公共汽车公司存在的问题是: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形势下,沈阳市公共交通“乘车难”“行车难”的严重状况仍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大家办公共交通的情况下,国营公共汽车的票价未能理顺,使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其尖锐的挑战,出现了“经营难”。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六五”时期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下,国民经济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客流量与年俱增。而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交通建设却远远落在后面。
二、交通堵塞。各种车辆和摊贩抢占路面,公共交通车辆行驶速度下降,周转率降低。除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缺少立体交叉道路外,近几年来,自行车平均每年以20-30万辆的速度激增,早晚高峰时刻,公共汽车时速从五十年代每小时28公里,降至六十年代每小时16.6公里,1979年降至每小时14.9公里,1985年每小时降至12.3公里。时速降低意味着车辆利用率下降,相当于每四辆车中有一辆车未发挥作用,“行车难”又加大了“乘车难”。
三、公共汽车票价背离价值,使企业陷入多年政策性亏损中,靠政府补贴生存。出售客票是企业主要财源,尽管多年来公交票价略有调整,但价格一直远远低于成本和价值。致使公交企业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严重影响扩大再生产。
据1985年统计核定,每张职工月票亏损2.7元,学生月票亏损6.25元,月票乘客占70%,全年月票亏损759万元。这种状况使企业后方技术保障设施建设不有计划的进行,职工缺少家属宿舍等困难问题无法适当解决。停车场和车库短缺,每天有400多辆车露天停放,风吹雨淋腐蚀严重,冬季还要夜间发动,防止冻损,损失甚大。
(2)无轨电车客运的健康发展
“六五”期间,在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改革中,沈阳市的无轨电车线网布局趋向合理,车辆大幅度增加,供电能力,技术后方基地有了扩充,运营服务工作有了新的改善,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缓解了紧张状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标准迈出了第一步。
运营线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在1977年至1981年间,无轨电车2路延长改为2环路。1977年12月26日将2路南端终点由和平广场延长1.0公里到传染病院;1977-1981年间,无轨电车2路延长改为2环路。1977年12月26日,无轨电车2路南端终点由和平广场延长1.0公里到传染病院;1978年1月25日,在2路北端架设了由新华社至北市场的单程线网800米,实行由新华社经市府广场、北市场,回新华社的北部小环行。
1981年,架设了由和平大街沿宁波路至方型广场和由辽宁工业展览馆沿青年大街至中山路的无轨电车线网5.0公里,与2路原线网联接,将无轨电车2路改建成全程12.2公里的2路环行线。于198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增加了市中心区南北方向的公共交通线路,效益甚佳。
1978年,在黎明机械厂、新光机械厂等几大工厂的要求和支持下,架设了由大东门沿大东路、东塔街到和睦路6.0公里的无轨电车线网。1978年12月28日,开通了由沈阳站前经大西边门、大东门、东塔、二零四文化宫至和睦路,全程12公里的无轨电车13路。无轨电车13路的通车,填补了大东区没有无轨电车线路的空白,方便了大东区各大工厂和几大住宅区职工、居民的出行。
1979年,架设了由肇工街沿建设大路西行,再沿重工街至北二路的无轨电车线网2.6公里。于10月10日开辟了由十四路至东北制药总厂5.0公里的无轨电车14路。1983年7月2日,又将该路北端由东北制药总厂延长800米到薄板厂。
1982年,架设了由沈新东路沿保工街、昆山西路、长江街至泰山路12.5公里的无轨电车线网。7月1日,开辟了由南十四路至北陵公园全程13.4公里的无轨电车15路。通车时,因保工街铁路立交桥尚未建成,以铁路道口为界,分为南北两段运行。1983年10月1日,铁路立交桥竣工,全路通车。
1983年,架设了由小津桥经新开辟的津桥路,沿珠林路至和睦路西端的无轨电车线网2.9公里。4月28日,开通了由沈阳站经北市场、市府广场、大北门、大东电影院、珠林路至二零四文化宫,全程10公里的无轨电车16路。同年7月1日,无轨电车3路南端由十二马路延长1.5公里至砂北街。
1984年,架设了由南塔至文化路东端200米的无轨电车线网,于5月1日,将无轨电车11路东端由辽宁工业展览馆延长1.5公里至沈洲旅社。11路两端延长后,全程为11.4公里。同年重工街建设大路以南至沈新公路的路面建成,并架设了无轨电车线网2.9公里。于1985年1月1日,将无轨电车14路由建设大路改道,直接沿重工街行至沈新公路,营业线路长度仍为5.8公里。
从1976年起,为了解决电车线路临时事故停车,以便及时疏导、运输乘客,电车公司也保留有一部分公共汽车。1985年6月22日,开通了由五爱街轻工批发市场至南一马路的公共汽车临时线路。同年12月27日,开辟了由市文化宫经中山公园、联营公司、马路湾、光荣街、十四纬路、滨河路、万柳塘路至动物园东门9.9公里的公共汽车17路。17路汽车的开通,填补了万柳塘路、滂江街没有公共汽车线路的空白。
在此期间,随着无轨电车营业线路的延长,车辆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1974年,无轨电车大会战结束之后,电车修配厂装配的74型通道式无轨电车作为定型产品。在修建无轨电车13路的同时,在和睦路二零四人工湖的位置筹建第三保养场。1978年8月批准开始施工,经过四年的建设,1982年8月1日,建成容车100辆的第三保养场,成为电车公司第四个经营基地。
1984年3月,在陵东街筹建第四保养场,经过四年的建设,1987年9月28日,建成容车100辆的第四保养场,成为电车公司的第五个经营基地。在此期间,变电设备进行相应增设,1979年3月,二零四变电所建成投产。1981年10月,三台子变电所进行了易地翻建,扩大了变电容量;同年12月,南湖变电所建成投产;1983年,修建了塔湾变电所,由于电源问题拖期供电,于1987年10月投入运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电车新线的开通,车辆也有很大增长,1985年末有无轨电车458辆(其中大型通道式无轨电车427辆占93%),比1975年264辆(其中通道式大型车197辆占70.9%)增加73%。大型电车的增加,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附表:
“六五”期间,沈阳市政府对电车公司大量投资是电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同时,企业也以上缴公用事业附加费等形式向市财政缴纳了大量费用。从1979年后政府投资额显著增长。附表:
“六五”期间,电车公司的经营设施和技术后方的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53年创建的电车修配厂,1984年9月改称沈阳市客车制造厂,占地5.3平方米,职工791人,从1976—1985年共计装配各种类型电、汽车806辆。附表:
工业总产值1980年为658万元,其中造车产值636万元,配件产值22万元;1985年为1006万元,主要是造车产值。